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12月19日,亞洲清潔空氣中心在京舉辦以“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目標升級 協同發力”為主題的2024中國藍天觀察論壇,現場發布年度報告《大氣中國2024:中國大氣污染防治進程》(以下簡稱《大氣中國2024》)。該報告記錄并分析了2023年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空氣質量數據,回顧了2023年我國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實際進展情況,并對168個重點城市的空氣質量管理能力進行了綜合評估和排名。
呼和浩特綜合評分名列榜首
數據顯示,2019-2023年,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六項常規污染物年評價濃度全面下瑜伽場地降。相比2019年,PM2.5、PM10、SO2、NO2、CO的降幅范圍為15.9%-28.6%,O3降幅為2.7%。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85.5%,相比2019年上升3.5個百分點。空氣質量達標城市比例為59.9%,共203個城市實現六項污染物年評價濃度全部達標,比2019年增加46個城市。
“2023年,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整體六項常規污染物年評價濃度繼續達到我國《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的要求,部分指標相比疫情期間的2022年有小幅反彈,但相比疫情前處于同等社會活動水平的2019年則顯著改善。2019-2023年,空氣質量呈現明顯的改善趨勢,僅有部分指標在某一兩年出現小幅波動。”亞洲清潔空氣中心空氣質量項目主任張偉豪稱,三大重點區域情況類似,主要污染物PM2.5和O3的濃度在某一兩年是小幅反彈或者持平的,但過去五年都是呈下降趨勢的舞蹈教室。京津冀和周邊地區、汾渭平原的濃度水平仍處于高位,要解決PM2.5和O3不達標的問題,長三角地區則是要鞏固達標的成效。
《大氣中國2024家教》采取綜合評估方法,通過考慮空氣質量改善和政策措施兩大指數,對168個重點城市進行了空氣質量管理綜合評估和排名。本評估期內,北京、上海、深圳、濟南、鄭州五個城市在兩個指數評估中都名列前茅,以“雙優”入榜,是政策措施完備并落實到位從而使得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的典范。呼和浩特綜合得分位列第一,“其PM2.5年均濃度已連續三年低于30μg/m3,三年滑動平均改善幅度達12%。近年來,當地修訂并積極推進《呼和浩特市大氣污染防治管理條例》,制定了燃煤治理、揚塵防控、機動車尾氣治理和揮發性有機物防治四個行動方案、六個專項實施方案以及三個配套考核辦法,構筑起大氣污染防治‘1+10+3’的政策保障體系。”張偉豪介紹。
產業、交通加速推進轉型
推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能源、產業、交通領域的支撐缺一不可。“我們的研究發現,能源安全與低碳轉型并重,能源清潔低碳化轉型穩步推進。”張偉豪表示,在煤電仍發揮供應基礎保障作用、兼顧系統調節性電源作用的同時,2023年可再生能源裝機首次超過火電、新能源成為裝機增量主體等成績均可圈可點。
《九宮格大氣中國2024》顯示,2023年,我國煤炭消費量占比降至55.3%,達到歷史新低,同比2022年下降0.7個百分點。天然氣、水電、風電及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的消費量占比達到26.4%,同比上升0.4個百分點;非化石能源消費量占比達到17.9%,同比上升0.3個百分點。在能源電力方面,可再生能源裝機突破15億千瓦,占總發電裝機容量的比重升至51.9%。風電和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保持快速增長,新能源成為新增電力裝機的主體。2023年全國新增的發電裝機容量首次超過3億千瓦,其中風電和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共同占比高達近80%。在全年新增的發電量中,有46.1%來自風電和太陽能發電。
在產業轉型方面,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持續推進減污降碳,并取得積極進展。其中,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提速,累計已有89家鋼鐵企業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評估監測進展情況公示,涉及粗鋼產能約4.26億噸,年度推進速度相比于2022年大幅提升。全國化解煉鐵產能和煉鋼產能均達到1000萬噸以上。水泥行業在化解過剩產能、調整產業布局等方面的成效也較為顯著,超過80條水泥熟料線已被拆除或停產計劃拆除。
在交通運輸結構調整方面,貨運結構調整與交通工具清潔化共同發力。“多式聯運正在快速發展,鐵路貨訪談運量和水路貨運量分別于2022年和2023年實現了‘十四五’的增長目標。”張偉豪表示,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繼續維持快速增長的勢頭。“2023年新能源車在汽車總銷量中的占比已經漲到接近1/3了,2020年時的占比還是約1/20。我國2023年度新能源車的銷量占了全球新能源車總銷量的2/3,全球其他所有國家的銷量加起來才是我國銷量的一半。”
加快推進空氣質量標準修訂前期研究
進展有之,挑戰亦不可忽視。張偉豪坦言,盡管近年來,全國城市空氣質量呈改善趨勢,但首要污染物PM2.5的達標城市比例在“十四五”前三年已穩定在七成左右。對于空氣質量較好的已達標城市,現行空氣質量標準已不能對其空氣質量改善起到有力的引領和約束九宮格作用。
“去年12月發布的《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明確提出要啟動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及相關技術規范修訂的研究工作。對此,建議加快推進相關研究,積極應用積累的大量本土健康效應和環境基準的研究成果,作為空氣質量標準修訂研究的基礎。同時,可借鑒國際上的標準制修訂方法和經驗,探索形成我國制度化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制修訂方法,從而適時啟動空氣質量標準的修訂工作。”張偉豪強調。
面向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的需求,結合能源、產業、交通綠色低碳轉型的實際,《大氣中國2024》還提出了“持續推進煤電機組升級改造、提高低碳化水平和靈活調節能力”“高質量推進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兼顧能效提升和技術推廣”“強化老舊裝備淘汰和排放監管能力、釋放交通行業存量減排空間”等建議。